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影视盘点 >浏览正文

盘点那些反乌托邦的电影(下)

2021年01月28日影视盘点

大量的非人性化、极权政府、后世界末日、网络遗传技术、社会混乱和普遍的城市暴力是诸多反乌托邦电影的共同主题,他们勇敢地揭示着这些未来可能呈现的凶兆。

反乌托邦虚构了一个与乌托邦理想完全相反的社会。在乌托邦构建的理想里,世界臻于完善,政治和科技设施健全。世界摆脱了混乱、战争和饥饿的威胁,人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,自由被放在第一位。

相反的,反乌托邦的未来充斥着贫困和极权个体对世界的强权统治。这一类型的电影常常构建出一个虚拟的宇宙,以人工技术的进步、人为的灾难或者阶级革命这些特殊的环境作为大背景。

科普:

乌托邦(Utopia)本意为“没有的地方”或者“好地方”。延伸为还有理想,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,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“乌”是没有,“托”是寄托,“邦”是国家,“乌托邦”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“空想的国家”。原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。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·莫尔(英国人)在他的名著《乌托邦》(全名是《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》)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——拉斐尔·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“乌托邦”的旅行见闻。在那里,财产是公有的,人民是平等的,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,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,在公共餐厅就餐,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。他认为,私有制是万恶之源,必须消灭它。

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没有注册,请点此注册!
已注册,点此登录